1、钻井液密度:单位体积钻井液所含物质的质量,单位符号为g/CM3,kg/M3 。
2、漏斗粘度:一定量的钻井液从规定的漏斗粘度计中流出一定量钻井液所需时间,单位符号为s。
3、表观粘度:钻井液在一定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单位符号为mPa.s。它是塑性粘度与动切力的函数。用直读式粘度计测定时,其值等于600r/min读值的一半。
4、塑性粘度:钻井液在层流条件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呈线性关系时的斜率值,单位符号为mPa.s。它是流体流动时的内部流动阻力,与流体所含固体的类型、数量和大小有关。用直读式粘度计测定时,塑性粘度等于600r/min读值减去300r/min读值。
5、动切力(也称屈服值):钻井液在层流条件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呈线性关系时的结构强度,单位符号为Pa。它是初始流动的阻力,或是使流体开始流动所需要的应力。用直读式粘度计测定时,其值等于300r/min读值减去塑性粘度值再乘上0.5.
6、静切力:钻井液在静止时的胶凝强度,用初切和终切来描述,单位符号为Pa.它是钻井液形成凝胶体的能力。用直读式粘度计测定时,初切(也称10s切力)为钻井液静止10s后的3r/min读值的一半,终切(也称10min切力)为钻井液静止10min后的3r/min读值的一半。
7、滤失量:在规定实验条件下,钻井液在30min内滤出的滤液量,单位符号为mL。滤失量的测定是在滤失仪上进行,分为室温中压滤失仪和高温高压滤失仪,二者均为静态测定用。
8、pH值:钻井液(或滤液)中氢离子浓度(mol/L)负对数值。pH值等于7为中性,pH值小于7为酸性,pH值大于7为碱性。
9、固相含量:钻井液中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的总量,用体积(或质量)百分数表示。用蒸镏法测定。液相含量:钻井液中液体(水和油)总量。用蒸镏法测定,分为水含量和油含量,用体积(或质量)百分数来表示。
10、含砂量:钻井液中大于200目(粒径大于74um)的颗粒含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11、润滑剂:降低钻柱和泥饼(或井壁)及钻井液内部在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的量度。目前测定润滑性的常用仪器有两种:极压润滑仪和LEM仪。
12、胶体:物质的亚微米分散状态。在胶体体系中颗粒的大小和电荷决定其不同现象。在有些乳状液中的液球可能在微米的范围之内。
13、吸兰量(或亚甲基蓝量):1mL钻井液用0.01mol/L亚甲基蓝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所消耗亚甲基蓝的毫升数。它可用来计算钻井液中膨润土和粘土矿物的总量,吸蓝量乘14.8即得膨润土含量(g/L)。
14、絮凝作用:胶体颗粒的疏松结合的过程。在钻井液中絮凝作用可以是片状粘土颗粒的卡片结构式的结合或是由聚合物交联引起的轻微的束缚团块。
(絮凝剂:能使钻井液引起絮凝作用的物质,如电解质、高分子量的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
15、胶凝作用:胶体体系中的胶体颗粒形成一种连续结构(网状结构)的过程。
16、聚结作用:多个颗粒堆集在一起形成团块的过程。在钻井液中聚结作用是指粘土片面对面的堆积过程。
17、乳状液:两种或多种相溶的液体,通过机械搅拌并加入少量乳化剂后能使之悬浮或分散而形成的持久性的多相混合体。
18、连续相:能完全包围胶体、液珠等分散相的液相。
19、分散相:某分散体系中的分散微粒(固体、液体或气体)。
20、乳化剂:能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状液的物质。
21、水包油型乳状液: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白油、柴油、原油等)的乳状液。
22、反乳化乳状液(油包水乳状液):油(矿物油、柴油、原油等)为连续相,水(淡水、盐水等)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23、流体:随盛放容器的形状而改变其自身形状的物质,如气体和液体。流体分为牛顿流体、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和膨胀性流体。
牛顿流体:剪切应力正比于剪切速率的流体。当微小的压力或剪切应力作用于流体时即发生流动,如水、柴油、煤油等。
塑性流体:一种非牛顿流体,施加的切应力大于静切应力(或胶凝强度)时流体开始并维持其流动国,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不成正比。如绝大多数钻井液是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一种非牛顿流体,施加微小的切应力即可流动,不具有静切应力,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变小,如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乳状液和某些钻井液是假塑性流体。
膨胀性流体:一种非牛顿流体,施加微小的切应力即可流动,不具有静切应力,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如浓淀粉溶液、湿面团等是膨胀性流体。
24、流型:流体处于流动时的运动状态,决定于流体的类型、性质、体系的几何形状及流速等。流型分为塞流、层流和紊流。
①塞流:流体成单元整体式流动,其内部无任何剪切应变,是塑性流体的第一阶段流动。
②层流:流体沿同向流动时,可把管内流体流动看成无数无限薄的同心圆筒形液层的流动,紧贴管壁处流体流速为零。越接近管中心流速越大,轴心处流速最大。层流是塑性流体的第二阶段流动,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的第一阶段流动。
③紊流:在某一定点的流速,其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并持续进行着不规则的、连续的变化。紊流是牛顿流体的第二阶段也是最后阶段的流动,是塑性流体的第三阶段和最后阶段的流动。
25、流变性:流体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①流变参数:表征流变性的参数,如钻井液的动切力、塑性粘度、表观粘度、静切力、稠度系数、流性指数和触变性等。
②流变曲线: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曲线,可用来描述流体的流变性。
26、切应力:流体流动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27、剪切速率:流体流动时两个相邻无限近的液层滑行移动的速率,也称速度梯度。
28、触变性:流体搅拌后变稀(静切力降低),静止后又变稠(静切力升高)的特性,即为流体内部网状结构的强度随速度梯度变化的特性。
29、粘土矿物:含水铝硅酸盐的总称。由于化学组成和晶体构造不同可分为多种,如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海泡石、凹凸棒石、绿泥石等。
30、膨润土:可塑性的酸性粘土地,非正式矿物学术语。其主要成分是钠基蒙脱石。其性能优劣可用造浆率和滤失量、塑性粘度、动切力等来评价。
31、造浆率:每吨膨润土能配制表观粘度为15mPa.s的悬浮体的立方数。
32、膨润土增效剂:以低浓度加入到膨润土中以提高其造浆率的任何物质,通常是高分子聚合物。
33、层间距:粒土矿物中两个相邻晶层间的距离,用X射线衍射测定。
34、结晶水(化学结合水):是粘土矿物结构的一部分。
35、吸附水(水):由于分子间引力(范德华引力)和静电引力,极性水分子吸附到粘土表面上,形成水化膜。
36、自由水:存在于粘土颗粒的孔穴或孔道中,不受粘土的束缚,可以自由运动。
37、表面水化(晶格膨胀):水分子在粘土晶体表面(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吸附作用引起。
38、渗透水化:由于粘土晶层之间阳离子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水渗透到晶层间,增加层间距。
39、吸附现象:气体、液体或溶质表面吸着或浓缩的一种表面现象。
40、物理吸附:以分子间力相互吸引的吸附。
41、化学吸附:以类似于化学键的力相互吸引的吸附。
42、离子吸附:离子在带电吸附剂上的吸附。
43、吸附剂:对气体、淮体或溶质发生吸附的固体物质。
44、吸附质:被吸附的气体、液体或溶质。
45、脱附作用(解吸作用):吸附质从吸附剂上脱离的作用,是吸附作用的逆作用。
46、布郎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粒子所作的永不停止的无规则运动。
47、络合物: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
48、聚合物: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
49、聚合度:高分子键中所含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
|